详细图文介绍
巴西和阿根廷的交界处,有一条河,叫伊瓜苏。它开始由北向南分隔两国,又忽然拐了个比90度还要大的弯,向东流去。这个弯拐得太大了,东边的地势毫无连续性,低了一大节,于是,就有了这个马蹄形的让人过目难忘的大瀑布。这就是伊瓜苏大瀑布,由275道大小各异的瀑布组成,总跨度约为2700米,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该河与巴拉那河合流点上游23公里处,为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公里,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该瀑布是向西后向北流的伊瓜苏河进入峡谷前从巴拉那高原边缘落入一处宽广裂口而形成的。瀑布上方的岛屿将河流扩展为流注瀑布的无数水流。该河的主要部分跌落一个狭窄的半圆形裂隙,称为「魔鬼之喉」(Garganta del Diablo),其景象被形容为「大海泻入深渊」。此段(称联合瀑布)的良好展望点在巴西和阿根廷两侧皆有。
当地印第安人的瓜拉尼语称该瀑布为“伊瓜苏”,意为“大水”。当地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某部族首领之子站在河岸上,祈求诸神恢复他深爱的公主的视力,所得回复是大地裂为峡谷,河水涌人,把他卷进谷里,而公主却重见光明,她成为第一个看到伊瓜苏瀑布的人。
1541年,西班牙探险家德维卡来到这里,他是最早发现这条瀑布的欧洲人。德维卡并不觉得伊瓜苏瀑布特别壮观,只形容为“可观”,他描绘伊瓜苏瀑布,说它“溅起的水花比瀑布高,高出不止掷矛两次之遥”。耶稣会教士继西班牙人来此传扬基督教,建立传教机构。其后,奴隶贩子来此掳掠瓜拉尼人,卖到葡萄牙和西班牙种植园去。耶稣会教士于是留下保护瓜拉尼人。西班牙王查理三世艮然听信了庄园主的谗言,1767年把该会教士逐出南美洲。在阿根廷波萨达斯附近,仍保留着—座耶稣会的古建筑,称为圣伊格纳西奥米尼,建于1696年,是观赏瀑布的旅游中心。
瀑布分布于峡谷两边,阿根廷与巴西就以此峡谷为界,在阿根廷和巴西观赏到的瀑布景色截然不同。阿根廷这边分上下两条游览路线,下路蜿蜒贯穿在密林之中,可自下而上领略每一段瀑布的宏伟或妩媚,可说是10步一景;上路是自上而下感受瀑布翻滚而下的气势。在巴西那边能够欣赏到阿根廷这边主要瀑布的全景。伊瓜苏瀑布气势最宏伟的“魔鬼喉”,在阿根廷这边是从上往下看,9股水流咆哮而下,惊心动魄,同时还可以望见环形瀑布群的全景;在巴西那边是从下往上看,水幕自天而降,另有一番感受。